最新“愛立信移動市場報告”預測,到2022年底,5G簽約數預計將達到10億。2023年將有更多具有新功能的智 能5G設備投入市場。愛立信對2028年的展望是,5G簽約數將超過50億,固定 無線接入(FWA)連接數將達到3億,其中近80%的FWA連接將使用5G網絡。 從全球范圍來看,5G已經出現在所有地區,但運營商如何推廣取決于許多當 地因素。例如,5G中頻段的人口覆蓋(它對于實現最佳5G服務和用戶體驗至 關重要),它在不同的市場會以不同的速度部署。5G中頻段的全球(不包括中 國)人口覆蓋率已達到10%,而美國等領先市場的人口覆蓋率已經達到80%。
2028年5G移動簽約數將達到50億
報告顯示,第三季度,5G簽約數2增長了1.1億,達到約 8.7億,預計到2022年底,這一數字將達到 10億,其中北美和東北亞的5G簽約滲透率 最高,約為35%,其次是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,為20%,再次是西歐,為11%。2028年,預計北美的5G滲透率最高,為91%,其次是西 歐,為 88%。
到2028年底,預計全球5G簽約數將達 到50億,占全部移動簽約數的55%。相比 2009年推出的4G,如今 5G的簽約增長率要 比4G快,預計 5G將比4G早2年達到10億簽 約數。造成這一結果的關鍵因素包括多家 手機廠商及時推出了多種5G機型,且價格 下降速度也比4G手機更快,另外中國已經 提前大規模部署5G。到 2027年,5G將成為 簽約數最多的移動接入技術。
4G的簽約數仍在增加,在2022年第三季度 增長了8100萬,達到約50億。預計到2022 年底,4G簽約數將達到52億的峰值,然后 隨著用戶遷移到5G,到 2028年底將降至36 億左右。 第三季度,3G簽約數減少了4100萬, 而僅使用GSM/EDGE的簽約數減少了 4400萬,其他技術3減少了約600萬。 第三季度,中國的凈增長最多(+1500 萬),其次是尼日利亞(+500萬)和印度尼 西亞( +400萬)。
到2028年底,寬帶物聯網( 4G/5G)連接將占到大多數
報告指出,大規模物聯網技術NB-IoT和Cat-M——支持 涉及大量低復雜度、低成本、電池壽命長且 只有中低吞吐量的設備的廣域用例——繼續 在世界各地推廣。在全球范圍內,124家運 營商已部署或推出NB-IoT商用網絡,57家 已推出Cat-M,56家已部署這兩種技術1。通 過這些技術連接的設備數量在2021強勁 增長,預計到2022年底將達到近5億臺。網 絡功能的增強推動了大規模物聯網技術的 增長,通過頻譜共享實現了FDD頻帶中的 4G和5G大規模物聯網技術的共存。
自2019年以來,通過2G和3G連接的物 聯網設備數量一直在緩慢下降。直到2028年, 這兩種技術(尤其是3G)的關閉率都將繼 續上升,每年的負增長率約為15%。2021年,寬帶物聯網(4G/5G)連接數達到10億,超 過2G和3G,成為連接蜂窩物聯網設備的所 有技術中份額最大的技術。這部分主要包 括廣域用例,它們需要比大規模物聯網設 備支持更高的吞吐量、更低的時延和更大 的數據量。支持10Mbps下行鏈路和5Mbps 上行鏈路速率的LTE Cat-1設備正在被廣泛 用于各類用例。因此,愛立信對寬帶物聯網 (4G/5G)部分的預測結果已經上調。到2028 年底,預計近60%的蜂窩物聯網連接將是 寬帶物聯網連接,其中4G連接占大多數。
隨著5G新空口(NR)在新舊頻譜中的引入, 該部分的數據吞吐速率將大幅增加。 就蜂窩物聯網連接數量而言,東北亞是 全球領先的地區,預計2023年將超過20億。
5G推動所有移動數據增長
全球移動數據總流量(不包括固定無線接入 (FWA)產生的流量)預計到2022年底將達 到每月90 EB左右,預計2028年將增長近4倍, 達到每月325 EB。包括 FWA在內,到 2022年 底,移動網絡總流量將達到每月115 EB左右, 到2028年底將達到453 EB。截至 2028年的 預測流量增長有一個前提假設,即XR服務 (包括AR、VR和混合現實(MR))的初步增 長將在預測期的后期發生。然而,如果這類 服務的增長高于預期,那么到預測期截止 前的數據流量增長可能會比當前預測的更 高,尤其是上行鏈路流量。
目前,視頻流量估計占所有移動數據流量 的70%左右,預計2028年這一比例將增至 80%。 在預測期內,提前推出5G的熱門市場 可能會在流量增長方面領先。5G在移動數 據流量中的份額預計約為17%,相比 2021 年末的10%有所提高。預計到2028年,這一 份額將增至69%,屆時所有的移動數據流量 增長都將來自5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