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2021年元宇宙概念引爆全球市場,全球各國均在元宇宙領域卡位布局。我國以中央發布的“十四五規劃”定調,引領元宇宙積極、理性、有序發展;全國各省各級政府紛紛出臺促進元宇宙及相關產業發展的系列政策。本文將通過對元宇宙政策梳理分析,找準中國政府在元宇宙賽道布局模式及重點,為未來元宇宙發展趨勢預判,以及中國電信切入元宇宙賽道策略及路徑提供決策依據。
一、 政策概況
中央定調元宇宙虛實融合發展模式,以虛強實賦能經濟發展。2022年1月12日,《“十四五”數字經濟發展規劃》明確將重點發展七大數字經濟產業、同時也是元宇宙核心產業,包括: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物聯網、工業互聯網、區塊鏈、人工智能、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。隨后,國家兩會期間定調我國元宇宙未來發展模式為:“虛實融合”、“以虛促實”、“以虛強實”。目前,全國已有17省積極響應,出臺省級、市區級共47份元宇宙相關政策及報告,明確以“元宇宙+產業”的模式,匯聚數字生產要素,激活數據潛能,建設數字孿生空間,“由實生虛“將產業全場景與實體經濟深度結合,結合數字技術“以虛預實”預測工業、教育、醫療、文旅、商業、智慧城市、金融、能源等行業痛點, “以虛強實” 打造數實融合新場景、新技術、新業態、新模式,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進程,重構數字經濟發展新生態。

圖1:全國元宇宙政策發布省份及規模分布圖
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粵港澳等東部沿海省份率先積極布局,中西省份相繼跟進,將拉動萬億級產業規模。地方層面,從政策數量上看,上海最多共發布7個;北京和浙江其次,各6個;山東及廣東各5個。從規模上看,上海、浙江、四川、山東力度最大,各政策聚焦元宇宙核心基礎能力布局,深化感知交互的新終端、虛實融合新空間及內容生產建設,探索行業應用,明確到2025年,元宇宙將拉動產業規模達萬億級。
二、基礎能力
加速高水平“雙千兆”城市建設,統籌移動互聯網和窄帶物聯網協同發展。推動“千兆寬帶、千兆WiFi”建設。加速傳統信息基礎擴容升級,加快推進千兆網絡進戶入企,提升千兆寬帶普及率。加快5G網絡規;渴,實現重點區域和城市主干道5G信號提升,加強高帶寬低時延5G技術研發。推動城市重點領域物聯網終端及傳感器規;渴,打通感知數據共享鏈路。適當超前培育6G、Wi-Fi6、IPv6、低軌衛星通信測控、量子算法等未來網絡生態。加快安全芯片、零信任網絡、可信計算、量子通信等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,提升云、網、端數據安全服務與保障能力。
構建多層次算力體系,推動算網融合、云邊端協同。統籌布局多類型算力基礎設施,推進“東數西算”樞紐節點、超算中心建設,打造多層次廣分布的國家級綠色數據中心集群。建立低時延算力中心,提升邊緣計算的彈性計算和實時能力。推動算力標識、算力調度、云端實時渲染的新型云計算和邊緣計算平臺發展,培育基于容器化、開發運維一體化等云原生應用。支持開發具備云端實時渲染、分布式內存計算、輕量級容器管理等功能的智能操作系統和中間件,實現云網邊端的高效安全協同。打造集約、云化、開源化公共平臺,通過平臺化、開源化,建設生態創新孵化器、加速器。
數字孿生:元宇宙之基,打造虛實融合的城市數字體。突破空天地數據獲取、全息空間數據采集、二三維一體測繪、泛在測繪等新型測繪技術,促進全要素場景衍生數據、行業數據、物聯感知數據等融合,構建城市數據基礎。加強城市信息模型技術(3D可視化、GIS、BIM、CIM、人工智能等)攻關,打造全域高精度數字孿生城市。建設集中樞運維、指揮應用、技術研發等功能于一體的“城市大腦”運行平臺,圍繞重點行業應用需求,著力發展行業級解決方案。
虛實交互:3D內容應用拉動需求,推動硬件終端規;l展。消費級硬件產品、爆款游戲拉動產業需求。Pancake光學方案加速VR眼鏡更輕薄,提高清晰度。支持浮空投影、裸眼3D、空間成像、光波導技術、全彩透視技術、高端XR芯片和端云混合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,促進AR眼鏡(TO B)發展。強化智能傳感器的“感存算”一體化技術,推動新一代適人化虛擬現實終端向低成本、低功耗、小體積、大視角、可變景深方向演化。
區塊鏈:監管下有序發展,構建數字信任安全保障體系。發揮區塊鏈在數據共享、價值流通中的支撐作用,打造城市級數據與數字資產基礎設施。統籌區塊鏈構建標準統一、安全可靠的區塊鏈基礎設施。探索Web3.0技術研發和生態化發展,推動分布式存儲、可信認證、隱私計算、跨鏈協議、智能合約等區塊鏈融合應用,構建數字加密基礎工具研發生態圈。打造數字資產交易平臺。構建針對虛擬空間的數字身份標識解析規則。
人工智能:元宇宙核心生產要素,為元宇宙能力提質增效。發展人工智能即服務,推動網絡技術智能化、融合化發展。面向社會提供開放式、普惠性人工智能平臺。推進人工智能數字內容生成技術研究和應用創新,升級數據采集、管理工具,提升內容創作質量與效率。加快語義識別、語音合成、情感交互、場景生成等人工智能技術在各領域融合應用。
三、產業聚焦

圖2:各省產業元宇宙政策行業布局
“元宇宙+重點產業”以打造虛實融合的數字孿生空間為抓手,提升行業新效能。 按照政策提及次數維度,全國重點聚焦行業依次有:工業(16)、教育(15)、醫療(14)、文旅(11)、商業會展(8),其中,打造虛實相生的數字孿生空間成為各行業共性需求。具體為:
1) 工業元宇宙。促進制造生產系統的泛在感知和信息物理系統融合,打造云化業務應用平臺(北京、廣州、江西、黑龍江、深圳),構建數字孿生工廠(上海、河南、武漢、江西、南京),全面模擬研發設計、生產制造、運維管理、銷售服務等生產全鏈環節,助力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流程優化,形成行業解決方案,為生產降本增效。
2) 教育元宇宙。培育差異化終端(上海),引入虛擬數字人教師(河南),研發各類數字孿生校園(上海),圍繞教學實訓、數字教室、空中課堂、素質教育等場景(北京、上海、武漢),探索多點協作教學、遠程互動教學等融合應用及解決方案。
3) 醫療元宇宙。鼓勵元診療,支持XR技術在視覺診療、近視防治等領域臨床研究(上海);鼓勵結合微觀三維成像、分子模擬等技術在新藥研制、病理研究等領域實現突破(上海、武漢)。建設醫療三維輔助診療平臺,優化術前規劃與術中導航等解決方案。研發醫療虛擬導診員(河南),推進醫療應用開發(北京、河南、重慶、山東、黑龍江、海南、江西)及其他保障措施(江蘇)。
4) 文旅元宇宙。推動景區、博物館、文化館、主題公園、藝術中心等,打造線下線上結合的沉浸式數字孿生體(北京、上海、河南、重慶、廣東、山東),鼓勵基于歷史文化、山川地貌、城市地標等獨有元宇宙IP開發(武漢),催生云游、云演播等新業態、新模式、培育新生態(北京、上海),擴大數字藏品規模(河南),打造虛擬現實解決方案。
5) 商業元宇宙。(上海)打造數字化云展廳,促進多人同屏互動、在線社區、語音和動作實時交互。鼓勵打造室內導航、商業導購、泊車尋車等虛擬全場景導覽應用。(武漢)打造國內元宇宙內容創作高地,打造地標特色場景示范(廈門),形成場景應用及解決方案(重慶、黑龍江)。
拓展重點領域標桿應用,打造產業落地新場景。國家層面《工業元宇宙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(2022-2025)》提出打造100個工業元宇宙標桿應用,形成100個可復制的典型案例。地方層面,上海、河南最為積極,北京、浙江、湖北、山東緊跟。其次,各地基于自身優勢側重發展。北京、重慶、河南、成都聚焦數字人,全方位推動數字人技術突破、應用示范和產業聚集;山東青島、浙江杭州聚焦XR;成都、武漢聚焦數字內容生產。

圖3:全國元宇宙政策打造標桿數量
四、多措并舉
強化龍頭效應,促進產業鏈梯次發展。多地政策通過人才引進、獎勵、補貼、稅收優惠等扶持政策,壯大元宇宙頭部企業。其中:上海、河南、浙江、四川各10家,江蘇5家,北京2家。其次充分發揮產業引領示范作用,培育 “專精特新”企業665家,創新型中小企業2400家,增強產業整體競爭優勢。

圖4:全國元宇宙政策培育產業企業數
多地聯動,構建集群化元宇宙產業園區。山東以“1+4+N”形成以青島為中心,四市聯動的虛擬現實產業園區。河南以鄭州為中心,其他市以應用為牽引打造”多點支撐”的產業格局。北京通州區打造“元宇宙創新中心”,將首鋼園建設成元宇宙發展試點產業園。其次,上海、杭州、?、武漢、重慶、江西等地都將建設各具特色的元宇宙產業園區。
政產學研投協同融合,促進產業創新。各省市均提出以產業研究院(河南、浙江、武漢、廈門、成都)、重點實驗室(河南、浙江、廈門、成都、昆山)、產業/創新聯盟(上海、浙江、山東、武漢、廈門、成都)等為載體,引導政產學研投資源整合打造元宇宙創新鏈,推動關鍵技術突破與標準制定(青島),打造元宇宙孵化器(廣州、杭州)。
加強組織保障,引領產業安全有序發展。成立省、市、區多級專班,壓實責任,統籌推進元宇宙產業發展。建立跨區域、跨部門、跨層級協同聯動機制。整合專家資源,建設產業智庫。強化數據管理,建立包容審慎、靈活敏捷的監管機制。健全數據產業生態,完善數據要素市場,構建數據定價、分配、監管等市場運行規則,推動數據要素有序流動。適時開展地方數據立法,保障產業安全有序發展。
五、展望與建議
綜上可見我國元宇宙政策:謹慎有序,積極布局產業元宇宙,促進和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。未來,產業元宇宙的發展核心主要集中在:建設多元泛在的數字底座,突破關鍵技術體系研究,拓展多元化應用場景,形成內容生產及行業解決方案。運營商可通過 “夯實底座+構建能力+產業聚焦”的方式布局產業元宇宙賽道,具體為:
1、夯實融合化、智能化的元宇宙數字底座和中臺體系:統籌推進IT基礎設施、系統平臺、數據中心等建設,圍繞業務需求,構建通用化運營平臺,打造統一、集約、融合、智能的元宇宙數字底座。加強多元數字技術與IT、CT的融合,推動算網融合、云邊端協同。
2、以創新中心為載體聚合產業生態,構建元宇宙核心能力體系。聯合產業生態合作伙伴及高校,以創新中心為載體,整合產業鏈資源,打造元宇宙創新孵化器。硬件層面,與AR、VR廠商通過生態合作,聯合研發行業終端,技術方面,突破數字孿生、人工智能、區塊鏈、智能交互等核心關鍵技術及應用。構建元宇宙核心能力體系,提升全產業鏈條供給能力。
3、聚焦產業元宇宙,打造數字孿生空間:以需求場景為牽引,聚焦核心產業加速多跨融合標桿場景應用落地,構建數字孿生空間(數字孿生工廠,數字孿生校園,數字孿生景區、博物館等、數字孿生城市、數字孿生會展),同時,強化內容生產,與生態聯合打造個性化IP,聯合運營,形成虛擬全場景應用及解決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