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、教育部、財政部、國家市場監管總局、中國工程院、國家國防科工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《智能檢測裝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(2023—2025年)》,提出到2025年,智能檢測技術基本滿足用戶領域制造工藝需求,核心零部件、專用軟件和整機裝備供給能力顯著提升,重點領域智能檢測裝備示范帶動和規模應用成效明顯,產業生態初步形成,基本滿足智能制造發展需求。
工信部表示,智能檢測裝備作為智能制造的核心裝備,是“工業六基”的重要組成和產業基礎高級化的重要領域,已成為穩定生產運行、保障產品質量、提升制造效率、確保服役安全的核心手段,對加快制造業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發展,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,支撐制造強國、質量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。
近年來,隨著智能制造深入推進,智能檢測裝備需求日益增加,新技術新產品競相涌現,產業呈現快速發展勢頭。但總體來看,我國智能檢測裝備產業仍存在技術基礎薄弱、創新能力不強、高端供給不足、產業體系不完善和應用生態不健全等問題,已成為智能制造深入發展的關鍵短板和重要制約,迫切需要提升供給能力和水平。為貫徹黨中央、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,落實《“十四五”智能制造發展規劃》,推動智能檢測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,制定本行動計劃。